【110年第二次國考】營養師Mr.K上榜心得

上榜心得
2025-05-12

「一切的起源,來自一個不補習的叛逆男孩,自學上榜的故事」

想想備考營養師,也已經是快四年前的事情了,回想起過去在準備營養師國考的路上,一直到現在,我以自己的方法,帶領一百多位夥伴,正在築夢白袍的這條路上,一步一步的奔向終點。感謝這些願意相信我的學員,讓我有這樣的機會,帶領大家前進。

今天在這邊,跟大家好好分享一下,當年帶著我上榜,以及現在我正在協助學員們,那些我所發現的精華讀書方法📝

文長,請繫上安全帶,且聽我娓娓道來🙂‍↕️


【關於備考重點】

我當年是自己讀,手邊沒有補習班的重點整理,也沒有分類好的題目可以練習,只有之前學校的課堂講義,以及從考選部下載的歷屆考題。起初我也迷惘,但經過一番釐清後,我整理出以下重點,讓自己更清楚這場考試的主軸。

《理解型科目》
生化:營養素代謝機制
生理:器官系統的恆定
營養:六大營養素的消化、吸收、運輸、代謝、排泄
膳療:疾病成因與營養介入模式

《背誦型科目》
團膳:食物製備、保存及供膳單位經營與管理
公衛:營養學知識的普及方法
食安:食品中毒的原因與預防

了解各科目讀什麼後,我便開始規劃讀書進度,確保每科都能聚焦於最重要的內容。與補習班直接切入主題不同,我選擇從大架構入手,再深入細節,如此一來更有條理,也能確保所學內容相互連貫。

從國考題找出最常考的觀念

許多人習慣在備考最後幾個月才開始寫考古題,但我反其道而行,在讀每個科目的當下,就同步分類國考題,找出最常考的觀念,並加強對這些概念的掌握。

真正的考試重點,不會出現在補習班講義或原文書,而是藏在歷屆國考題裡!


理解型科目:透過考古題訂正,找出自己的觀念弱點,並加以補強


☑️背誦型科目:透過整理常見法條、指南,找出重複應考之處,精準記憶☑️


【關於備考時程】

《第一階段》
📆盲目嘗試期(9 ~ 11月)
➡️初步掃讀生理、生化、營養,大致拾回過去課堂上的記憶點
➡️盲寫一份完整國考題,感受一下國考題長的樣子,並且初步找出自己弱點
➡️可以先從生理、生化開始讀,以記憶機制為研讀核心

《第二階段》
📆理解分析期(11 ~ 隔年2月)
👉著重「生化、生理、營養、膳療」四科
➡️生化:用畫圖的方式,記憶常見之代謝機制
➡️生理:優先讀常考之四大系統(消化道、內分泌、泌尿、心血管)
➡️營養:作為調劑(XD
➡️膳療:從生理進行觀念延伸,並整理各疾病的成因與營養介入模式
🚫只需要讀國考題常見觀念即可,切勿過度延伸,畢竟大家是考營養師,不是研究所

《第三階段》
📆背科準備期(隔年2 ~ 隔年5月)
👉著重「團膳、公衛、食安」三科
➡️團膳:法規、採購方法、各類成本計算、損益平衡點
➡️公衛:法規、營養評估、膳食調查、流行病學
➡️食安:法規、食品中毒的因子、食安評估試驗
🚫除非你還有很多時間,否則食物代換表、國民營養調查這些太多數字的就看看就好

《第四階段》
📆申論題準備期(隔年5 ~ 隔年6月)
➡️勤練打字,熟悉考選部的作答系統
➡️膳療:多多練習,找出一套屬於自己的ADIME的模板
➡️團膳:這邊的考點真的蠻不定的,就照著過去的考古題多多練習
➡️建議練習「近十年」之申論題,增加自己的書寫熟練度

《第五階段》
📆總複習決戰期(隔年6 ~ 考試前幾日)
➡️檢討過去寫錯的國考題
➡️繼續練習申論題,加強書寫手感
➡️時事命題機率低,不用特別在總複習讀時事
➡️重點筆記永遠是別人腦袋的東西,考前猜題參考就好

《最終階段》
📆上場(考試日)
🉑考前最後幾天保持正常作息與飲食,靜待考試到來
🉑考前一日,不需要再過度的學習,宜放鬆心情
🉑可以緊張,因緊張使人謹慎;切勿焦慮,因焦慮使人失常

🏆唯有意志堅定,心緒平靜,方能克敵致勝,創造奇蹟🏆


【結語】

回想當初的備考時光,依然感動於自己曾經這麼努力,人生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,我們唯一能做的,就是不斷向前。無論最終結果如何,我們一定會到達那個終點,但正是因為我們總是如此奮不顧身,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而如此努力,才能在完成夢想那日,感受築夢踏實的成就與喜悅。

然後別忘了,當你終於披上了白袍的那天,記得輕輕拍拍自己,跟自己說聲:

「辛苦了,往後依舊要繼續加油😊

這篇文章,獻給所有路過此文,勇敢逐夢的你們,也獻給正在引領著更多人完成夢想,那個總是充滿著熱情與能量的我,願我們都能在這條路上,一步步走向更好的自己。

就如同當年,接獲上榜時熱淚盈眶,久久不能自已的我。


立即分享:
下一篇文章
 吳柏鴻

吳柏鴻

營養師Mr.K本人。一個熱情洋溢,充滿活力的臺南人。現為Mr.K營養師國考備戰平台創辦人兼執行長兼全科目講師。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