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只要意志堅定,方向明確,年齡永遠不是追逐夢想的限制條件」
我是112年畢業的,這次是我第二次參加營養師國考。第一次是在113年7月,當時雖然有接觸過一些補習班課程,但發現課程內容龐大又瑣碎,評估後覺得在有限的備考時間內,這種龐大的系統其實並不符合我的需求。
於是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,決定自己讀看看就去考了,結果當然也毫不意外地落榜了。
不過考完那次之後,雖然失敗,但我也發現國考其實沒有自己腦補的那麼可怕——只要能把常考的考點有系統地整理、精讀,再配合多做題目,其實要及格應該是有希望的。
因此,我開始上網找尋適合自己的課程。
其實在第一次國考前,我就已經追蹤 Mr.K 的 IG,也加入了他的 Line 社群,當然也順理成章地把所有試聽課程看完了。
看完之後,我非常喜歡 Mr.K 課程中那種「less is more」的哲學——專注重點,剔除不那麼重要的細節,完全符合我一路以來準備考試的原則。更重要的是,營養師國考本來就是「資格賽」,只要及格就好,分數高低根本沒差。想清楚這點之後,我決定報名 Mr.K 的課程,再給自己一次機會。
因為我人不在台北,所以選擇了線上課程的方式,剛好這也是我一向偏好的學習形式。Mr.K 的課程每週只有兩堂,負擔不會太重。而且影片可以暫停、倒帶,抄寫或思考的時候就能自由調整節奏。這對於像我這種需要慢慢思考的人來說,真的非常合適。
在每週的課程之外,Mr.K 還會在每次上課前幾天寄發學習問卷(我可是每次都有交喔!)裡面會有上次課程相關的題目要填答。這些題目不僅讓我感受到老師的用心,也幫助我重新複習課程內容,並且在一次次的書寫中,逐漸累積了寫申論題的能力。
除了找到適合自己的課程之外,我認為備考過程中最重要的還有「心態」的建立。
首先要有一個認知:接下來這半年,最重要的短期人生目標就是國考。
這代表一定要適度犧牲一些生活上的舒適感與社交時間,並把「準備國考」融入生活中。
什麼叫做融入生活?以我這個雜事一堆的家庭主婦為例,我每天真正能坐在書桌前讀書的時間,大概只有兩個小時,有時甚至一天都騰不出來。但時間不會因為你沒讀書就停下來,它還是每天逼近國考日期。
所以我會利用空檔,例如在煮飯前的備料時間,打開 Mr.K 的單元課程影片加減看。有時是針對我想加強的觀念單元來複習影片,也會在零碎時間用 iPad 做 Mr.K 的分類題本。等我能夠坐回書桌,就把影片中聽到的重要觀念寫成筆記,或是訂正錯題、整理成錯題本。
錯題本幫助我釐清自己哪些觀念還不熟,也成為我之後快速複習的重要工具。
另外,在每天刷牙或跑步時,我也會回想最近背過的內容,盡可能把時間用在國考相關的事上,隨時提醒自己「要努力」。
備考是一段很苦悶的旅程,所以選擇一位好的陪伴者真的非常重要。
我很慶幸當初選擇了 Mr.K 的課程,跟著他的節奏走完每週課程,配合每次的學習問卷,也持續做考古題的練習。
與 Mr.K 一起走過這段國考旅程之後,我真的覺得:「國考及格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。」
如果像我這樣記憶衰退、年過半百的 51 歲老嫗都能做到,相信比我年輕的你們,絕對也可以!
祝福大家都能順利上榜,一起成為營養師!
最新文章
-
膳食療養學2025-05-19
傾食症候群
-
團體膳食設計與管理2025-05-19
5S運動
-
Mr.K隨筆2025-05-13
我不是老師,只是一個不願沉默的學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