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榜心得
2025-04-21

「從同學變學生,一路教學相長,以全國第二名高分上榜的圓夢之旅」

1. 我的背景簡介

我是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系畢業生。大學時除了主修營養,也選擇了雙主修,後來進一步申請研究所。
雖然大四時曾購買過補習班的國考課程,但內容過於繁雜、進度密集,讓我感到疲憊,最後只上了一小部分,決定等研究所畢業後,再專心備考。


2. 選擇 Mr.K 課程的原因

我和 Mr.K 是大學同學,從當年選擇雙主修到申請研究所,他總是給我很多實用又溫暖的建議,讓我感到非常有力量!

曾經我補過台中某補習班的線上課程,每週十幾個小時的密集課、考前衝刺班、大量補充資料⋯⋯看似紮實,但其實太過龐雜,讓我陷入「一直上課 → 筆記爆炸 → 怕念不完 → 焦慮」的惡性循環,感覺永遠看不到終點。

而 Mr.K 的備考邏輯讓我徹底改觀。他一開始就強調「備考的減法思維」:我們不需要把每一個細節都讀完,而是要從考古題中抓出真正的考點,把時間花在最值得的地方。
這樣的邏輯讓我發現:「欸,原來準備國考不一定要那麼痛苦!」


3. 我的備考計畫與日常節奏

研究所畢業後,我先出國放鬆了兩個禮拜,大約十月初才正式開始備考,總共準備了約四個月左右。

前兩個月我喜歡去圖書館讀書,換著 2~3 間圖書館跑,換個環境也能讓心情不那麼壓抑。但後來發現圖書館 9 點就關門,還會有休館日,所以後兩個月我改成在家讀書,節省通勤時間,也更有彈性。

每天我都會安排 30 分鐘運動,像是快走、騎腳踏車流流汗,有時也會買杯喜歡的咖啡療癒一下。運動過後再回來讀書,整個人更能靜下心,效率也提升許多。


4. 各科準備方法與策略

📘 生物化學

三大營養素代謝:

  • 集中式學習,先看 Mr.K 課程,將相似主題(如醣類代謝)一起學習,同時利用主題式課程加強觀念
  • 透過畫圖或默念方式反覆記憶代謝機轉,不求完美,但求自己看得懂
  • 用 Mr.K 的「近五年六大科分類題本」搭配阿摩和網路查找,整理成自己的詳解。這時候只要初步理解就好,沒有強求自己完全搞懂。
  • 為了更了解這科考題範圍,我將考題再細分考點(圖1),把這些考古題想解補充到講義裡面,這樣就已經掌握了八九成考試會考的內容,之後第二遍、第三遍複習就會根據這個架構重複的理解複習。

    一張含有 文字, 收據, 螢幕擷取畫面 的圖片

AI 產生的內容可能不正確。

    1、生化醣類代謝考點分類

     

酵素調控:

  • Mr.K 的主題課程(如 PKA 調控)幾乎把最難懂的調控部份講得非常清楚
  • 熟記考古題曾出現的調控邏輯,這次考試所出的調控題目我就有印象以前出現過!

分子生物學:

這部分我直接放棄😆


📘 營養學

  • 邏輯比較單純,重點是把考古題分類並製作詳解
  • 對容易混淆的地方(例如醣類鍵結、消化酵素)特別做筆記
  • 考古題一輪後再讀課本,效率超高
  • 生命期營養的部分幾乎只考懷孕期與嬰兒期,我沒讀課本,直接用考古題抓重點就夠了

📘 生理學

  • 這科雖然東西很多,但是我最喜歡的一科,因為可以了解身體個系統運作方式,幫我們打好穩固的基礎。
  • 先看完 Mr.K 的影片建立架構。他會依照歷年考題數量,將各單元分為三顆星到一顆星,同時針對各單元比較難的部分(如尿液濃縮機制、心動週期、凝血機制)做深入講解,讓我們快速理解。
  • 我的方式是:三顆星先讀 → 配合考古題詳解 → 再補課本內容,互相補充強化記憶
  • 到後期時間不夠時,我選擇放掉一顆星與神經系統(圖2)

    2、生理學單元依三到一顆星分類的整理資料夾

     


📘 膳食療養學

  • 上完 Mr.K的課了解重點後,再整理考古題詳解,並搭配講義不斷複習
  • 筆記只整理容易混淆的區塊,沒時間大量抄寫
  • 透過反覆看講義、考古詳解、申論擬答,把內容一點一滴輸入腦袋。到後期會發現,其實講義看熟幾遍後,很多觀念變成腦中的「常識」、甚至連在講義的哪一頁都記得,根本不需要再另外花時間整理,反而更有效率
  • 申論題我只練過幾回,但有先熟悉電腦化平台。大多時間我專注在記熟擬答內容。

📘 團體膳食設計與管理

  • 先看Mr.K的主題課程,打好概念後,直接用主題式分科考古題練習。
  • 搭配申論擬答反覆記憶,加深印象
  • 發現一些考點高頻出現,像是:「米的分類、支鏈 vs 直鏈澱粉、回凝老化、筋度差異、油炸方式分類、配當數、固定 vs 變動成本、採購制度、營養標示」→ 建議直接背熟!
  • 像學校午餐的營養基準、食物代換表等,我是直接記考古出現過的數字

📘 公共衛生營養學

  • Mr.K 主題課程講解完整又精華
  • 直接把課程內容印出來反覆看,搭配考古題練習
  • 法規、DRI 只背考古出現的部分,營養評估整理常考區塊記憶即可

📘 食品衛生與安全

  • 重點就是一直刷考古題 → 再回去查講義補充觀念

5. 想對還在努力的學弟妹說的話

備考壓力大時,我會適時給自己一些喜歡的獎勵,例如去逛街、或買杯喜歡的咖啡療癒一下。
也建議大家找一個自己能專注的地方(像是圖書館或咖啡廳),好好享受這段學習的時光。

這是人生中難得能靜下心、系統性吸收專業知識的機會。

另外,我超推薦 Mr.K 的總複習班。考前那段時間聽他的影片真的很安定,他會告訴你「哪些可以放掉」,不會像其他補習班那樣一直塞資料 XD


🎯 最後送你幾個我覺得超實用的備考觀念:

  • 減法思維: 不求面面俱到,只抓考古題裡「真的會考」的重點就好
  • 筆記不求華麗: 只整理容易混淆的地方,能看懂就夠了
  • 與其拼命整理筆記,不如趕快輸入腦袋: 重點是吸收,不是整理得多精美
  • 考前不要再找一堆補充資料: 專心記熟自己整理的內容就夠了
立即分享:
下一篇文章
 吳柏鴻

吳柏鴻

營養師Mr.K本人。一個熱情洋溢,充滿活力的臺南人。現為Mr.K營養師國考備戰平台創辦人兼執行長兼全科目講師。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