備考十論
2025-08-11

你不是沒時間,是沒優先順序。

 


「老師,我最近真的太忙了,都沒時間念書……

「原本今天有排讀書進度,結果一拖再拖,到晚上沒力氣就放棄了。」

這些話,你是不是也說過?我也已經聽過無數遍。
但老實說,大多數時候,我們其實不是沒時間,而是沒有安排好優先順序。

什麼該先做、什麼其實可以延後,你有沒有認真想過?
備考從來就不是「有空再來準備」的遊戲,而是一場需要主動安排、持續投資的長期戰。
如果你總是讓備考排在生活的最後順位,它永遠都會被其他事情輕易取代。


每天都很忙,但學習真的排得進去嗎?

我們的生活充滿瑣事:上班、實習、寫報告、交差、通勤、照顧家人,甚至還有社交邀約與追劇清單。看起來時間被切得很碎,但如果你願意靜下心盤點,你會發現:你不是沒時間,而是你的時間都給了比較輕鬆、容易啟動的任務。

那些真正會讓你進步的行為:寫題、訂正、查資料、重整觀念,反而常常被推遲到一天的最後、甚至完全沒碰。

比如,你回到家打算要讀書,卻下意識先滑個手機放鬆一下,再來說「我先泡個茶、整理一下書桌、晚點再開始」,結果時間就這樣過了一小時。

又或者,你打開電腦,卻選擇去重複播放一段課程影片、翻翻熟悉的講義內容,因為這樣「比較不費力」。但那一題你一直不敢動筆的申論題,還是躺在筆記旁邊,等著你勇敢面對。

這不是你不努力,而是人類本能就會傾向選擇容易開始、有即時回饋的事。
但也正因如此,我們才更需要有意識地安排,把真正能讓你變強的任務,排進生活的核心。


備考的黃金三角:輸出、複習、修正

與其問「我今天讀了幾個小時」,不如問自己:「我今天有做到這三件事嗎?」

  1. 輸出: 有練過考古題、申論題嗎?
  2. 複習: 有把錯題、模糊章節再重新複習過嗎?
  3. 修正: 有把觀念上的錯誤整理成筆記、建構自己的邏輯歸檔嗎?

真正有效的時間管理,不是每天排滿十小時的讀書計畫,而是每天穩定花一段時間,專注做對的事。


別再用「有空再來準備」當藉口

很多人考不上的原因不是不夠聰明,而是他們一直把學習擺在「有空的時候」,而不是生活的正中心。

但準備國考這件事,本來就應該是你人生這段期間的優先目標之一。
它需要固定的時段、固定的任務,就像吃飯、洗澡、上班一樣,不可少。

我常提醒即將要應考的學生一件事:

不要把學習時間放在「剩下的時間」,而是要先排好學習,剩下的才安排其他事。

因為你如果不自己幫學習劃下界線,就會一直被生活「吃掉」。最後,每天都很忙,但卻忙得毫無進展。


時間管理的本質,是對「自己狀態」的誠實安排

有些人會說:「我都很努力啊,每天下班後也有打開電腦在聽課。」

但我想問的是:你是用最佳的狀態來學習嗎?
還是拖著疲憊的身體、分心的注意力,只是為了安慰自己「我今天有讀書」?

真正的進步,不是來自於你撐了多久,而是你是否清楚自己什麼時候效率最好,什麼時候該休息,什麼時候該主動輸出。


備考,是一場選擇的藝術

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樣的 24 小時。
如果你願意每天少滑 30 分鐘手機、少去一次不必要的聚會,換來一次扎實的申論練習或題目訂正,你就比昨天的自己更進一步。

時間從來不是問題,選擇才是關鍵。
而當你開始為自己做出這些選擇,你不只是更接近上榜,更是在練習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。


💬 思考一下:

你今天的時間,是在累積分數,還是在應付焦慮與罪惡感?

立即分享:
下一篇文章
 吳柏鴻

吳柏鴻

營養師Mr.K本人。一個熱情洋溢,充滿活力的臺南人。現為Mr.K營養師國考備戰平台創辦人兼全科目講師。

最新文章